数字化重塑园区未来——园区数字化转型路径探析
2023-07-26 00:00:00
数字化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迁,从数字转换(digitization)到数字化(digitalization)再到如今的数字化转型(digital transformation)。
近年来,数字化转型逐渐成为支撑各行业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驱动力。2021年3月,中国“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2021年5月,第52届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WTISD)将主题定为“在充满挑战的时代加速数字化转型”;2022年1月,中国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数字化转型已然迎来了最佳的时机。园区对于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研究园区的数字化转型,通过数字化管理能力的升级,可进一步为入园企业提供智能化、精细化、高效能、主动性、全周期的营商服务,极大提高区域产、城、人的有机融合发展,对于进一步优化产业生态、改善企业运营环境、提高园区管理水平、增强园区环境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现阶段园区数字化转型的动力及面临的核心痛点进行分析,从产业发展、治理效能、低碳环保、基础设施四个方面,探索适时可行的数字化转型思路,提出园区数字化转型的切入点和实施路径。
数字化转型的概念
数字化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迁,从数字转换(digitization)到数字化(digitalization)再到如今的数字化转型(digital transformation)。其中数字转换也有人称之为计算机化,是指利用数字技术将信息由模拟格式转化为数字格式的过程;数字化是指数字技术应用到业务流程中并帮助企业(组织)实现管理优化的过程,主要聚焦于数字技术对业务流程的集成优化和提升[1]。数字化转型的概念最早来源于产业界,国际数据公司(IDC)认为,数字化转型就是利用数字技术(云计算、大数据、移动、社交、人工智能、物联网、机器人、区块链等)和能力来驱动组织商业模式创新和商业生态系统重构的途径和方法,其目的是实现企业业务的转型、创新、增长[2]。那涉及到园区的数字化转型,我们可以结合腾讯研究院对城市数字化转型概念的提出,总结为基于数字化的理念和思维,充分应用新一代数字技术,对园区的产业模式、空间形态、管理效能、服务模式等进行全方位的优化,全面提高园区经济活力、环境质量、服务品质及运营效率,充分满足企业及园区内职工的高品质需求。
园区数字化转型的动力和挑战
数字化驱动转型升级迫在眉睫,园区作为企业集聚和产业培育的重要区域,无论是从企业高质量发展还是从产业的协同提升,都需要数字化的驱动。近年来,国家政策给予了数字化转型较多的支持和引导,例如我国的“数字中国”战略、《“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等,各地区纷纷出台相应政策,如上海发布的《关于全面推进上海市数字化转型的意见》、《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推进治理数字化转型实现高效能治理行动方案》;江苏省《江苏省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江苏省“十四五”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浙江省《浙江省数字化改革总体方案》、《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信息化专题组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等,均对园区的智慧化建设、数字化转型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和指引。同时,随着数字经济逐渐成为各国产业升级和产业格局重构的重要驱动力,如何进一步扩大市场、降低企业的运营和交易成本、实现产品品牌影响力的提升,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迫切需要园区数字化发展的有力支撑。再者,园区管理水平的升级也对数字化转型提出新的现实需求,环境卫生、双碳管理、公共卫生、安全生产、自然灾害、应急救援等不断对园区的管理带来新的挑战,进一步促使园区管理者更加重视对数字技术和数据的应用。
综上,园区的数字化转型,是全面提升区域竞争力的必然选择。但不同区域、不同经济水平的差异,也导致我国各地区园区的数字化水平存在巨大差异,面临一系列挑战。一是从园区内部来看,目前多数园区缺乏因地制宜的数字化设计及框架,园区内的数字化团队相对较小,整体的数字理念和认知还有待提升,资金和资源投入不足、数字人才的缺失等各方面原因制约着园区数字化转型的步伐;二是从园区外部环境来看,很多园区还没有找到在数字化建设中可持续的商业合作模式,例如如何选择第三方机构并且借助市场力量用好用活有限资金完成数字化的阶段性任务,或是提高入园企业参与度等方面。并且关于数字化如何促进环境的绿色发展、促进园区双碳事业发展、促进招商工作的高效落实等一系列问题,还需要社会面各方智慧的共同探索。
园区数字化转型需要新的思路
各类园区虽然在数字化转型中存在着产业基础、区域位置、功能匹配等多种差异,但也有很多共同的需求和可参考借鉴的经验。我们认为,新时代下,园区数字化转型一定要从根本上改变“形式主义”,分阶段、落任务,在有限资源的约束下走具有园区特色的数字化转型道路。
以产业发展为核心。对于园区来说,保障产业的发展、为产业发展提供更加优质的环境将是园区转型工作的核心。“以产业发展为核心的智慧园区”就需要园区在进行数字化转型中要将相关的活动和采购集中在产业发展的需求上,全域普及园区可负担得起的数字技术和数字基础设施,全面提升产业服务各个阶段的数字化水平。
以持续发展为目标。2015年,联合国国际电信联盟(ITU)、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UNECE)率先提出“智慧可持续城市”理念。对于园区来说,数字化转型的终极奥义,同样也是合理化借助信息技术及其他手段不断改善园区营商环境、提高管理效能并加强园区核心竞争力,确保园区内企业发展及人的各类需求得到充分满足,实现园区在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以合作推进为关键。园区的数字化转型需要政府、园区管理层、园内企业、市场化服务机构等多方的密切合作,探索建立一种新的公私合作框架和模式,政、产、学、研合力推进。在转型过程中需要充分立足园区实际发展需求,确定园区数字化转型的思路和目标,随之建立良好的协同推进机制,充分做好分工和协作,促进社会的多元参与。在此基础上按照需求导向和场景驱动,以特色优势产业为切入点,确定转型项目、开展可行性评估、组织推进落实、评价转型效果等。
园区数字化转型模式及路径探索
在园区的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关注度最高的主要是产业发展、治理效能、低碳环保、基础设施等四个方面。按照数字化转型的演进逻辑和成熟度,可以分为三分阶段[3]:
阶段一:技术驱动,局部提升。通过数字技术、工具和产品的应用和建设提高园区局部的业务效率。
阶段二:场景引领,系统发展。以场景需求为核心,系统性地推动各部门数字应用的有效连接,开始进行系统性地数字化转型。
阶段三:创新升级、生态发展。通过政府、企业、机构等的共同参与、合理谋划,全面实现各类资源的集约化和数字融合的智慧化。
基于上述三个发展阶段,我们对产业发展、治理效能、低碳环保、基础设施等四个方面进行数字化转型模式的探究。
01
产业发展领域
园区产业发展方面的数字化转型需要重点聚焦产业的特色化,一般来说,园区可选取1-2个重点产业开展数字化转型的试点工作。阶段一的数字化转型主要聚焦在企业自身的转型需求和发展,建立基础的数字化管理系统、企业私用云及基础的信息化设施,全面提升企业内部资源和信息的流通效率;阶段二的数字化主体扩展到园区及企业。园区引导并建设一批产业发展平台,促进区域内企业进行需求匹配,加强园区内产业的链式发展;阶段三是通过区域性产业数字平台的搭建,促进园区内产业与周边园区、城市产业联动,延长产业链的同时辐射带动其他服务性行业,实现产业的创新升级。
02
治理效能领域
园区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服务等方面的管理水平高低决定了营商环境的好坏,且治理能力的数字化革新一直是园区智慧建设中重点关注的领域。在治理效能提升方面,阶段一的数字化转型主体为园区负责规划建设、招商引资、产业服务、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等不同的责任部门,往往各部门协同度不强,数据共享程度不高,仅实现了部门化的工作能力提升;阶段二重点强调园区管委会或平台公司内部打破行政界线,建立跨部门、跨系统甚至跨区域(例如合作共建园区等)的数字化协同办公平台,优化完善数字安全及共享机制,治理的内容更多考虑园区内企业和人的需求,并可以借助数字化技术自动感知园区内的各种变化,实现需求分析和快速响应;阶段三的数字化转型全面实现了内部的一体化、一网化,部门与部门之间、管委会与企业之间均形成了较好的实时沟通机制,治理的内容除了对园区内人、事、物的管理,更多是通过对数据的智慧化应用,实现对园区未来运行态势的预测和分析,真正达到园区治理的自我感知、自我分析、自我响应、自我评估、自我优化,全面适应园区内各类新兴变化。
03
低碳环保领域
园区的低碳绿色化发展重点需要关注环境质量、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以及园区碳中和的水平,是园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阶段一的数字化转型多是园区内环境保护部门针对园区内污水、大气、固废、噪音、环卫等方面进行局部的检测和治理,提高部门化的生态治理能力;阶段二是在环境和双碳领域进行多个部门的协同推进,重视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对园区整体环境质量管理和碳排放管理进行系统和整体的智能化管理;阶段三是在园区部门协作的基础上,提高企业、居民的参与程度,数字化的内容覆盖到生态环境、企业生产、居民生活等各个方面,全面提升数字化技术实现对环境治理以及生产、建筑、交通等领域碳排放量的控制,以可视化和智能管控打造数字型的生态园区和零碳园区。
04
基础设施领域
园区基础设施的数字化转型主要聚焦在云、数据平台、物联网设施等数字化设施的建设和各类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改造。阶段一中园区的基础设施数字化主要体现在交通、安全生产等局部场景下对显示屏、摄像头或者感知设备的应用,数据平台多缺乏融合性,基础设施的承受力相对较低;阶段二数字化转型基本实现在生产、建设、交通、安全、环卫等领域整体性的智能化管理,园区内政务云、数字化平台、信息安全防火墙等配套齐全,具备了综合性的数字化管理能力;阶段三中,园区已经建立形成与物理空间精细化相映射、实时交互感知的智慧孪生管理平台,全面实现对园区内基础设施的模拟优化及控制。同时,园区内不同领域、不同功能的数字化设施进行一体化集成,形成可支持园区各类数字化场景应用和开发的操作管理系统。
实现园区的数字化转型需要政府、园区、企业、机构和各类人群的合力协作、统筹推进,同时也需要在组织机制、政策、规划、资金、标准、人才等各个方面提供充分的保障和支撑。时代风口下,数字化转型正不断颠覆着传统的发展模式,打破各类地域界限,孕育出新的创新活力,也将为园区快速增强综合竞争力提供“弯道超车”的绝佳机遇。希冀通过本文对园区数字化转型的思路和路径的研究,为各园区在数字化转型进程中提供一些思考和启发。
[1] 张建奇等.《五棱锥模型:认识数字化转型》.
[2] 国际数据公司(IDC),《迈向全闪存数据中心时代,加速数字化转型》,2021 年8 月4 日.
[3] 《重塑中小城市的未来:数字化转型的框架与路径》
来源:礼森园区智库
2023 07-24
【政策速递】推动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全面深化,以信息化数字化驱动上海现代化建设!
上海市城市数字化转型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2023年上海市城市数字化转型重点工作安排》,明确推动今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超6000亿元;推动40个生活数字化转型应用场景政企共建、社会共享;持续提升数字治理水平,城市运行生命体征更加完善;确保网络和数据安全,基本建成城市数字底座“1+1+N”框架。共安排六个方面36项任务,详见图解↓
2023 06-28
什么是数字化协同的“四通”能力?
企业做数字化转型协同是关键因素,协同即打通,即意识通、组织通、流程通、数据通。
2023 01-06
企业数字化转型,ChatGPT和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以做些什么?
ChatGPT的惊人功能已经占据了头条新闻,但企业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如何使用这些强大的工具来优化客户或员工体验。
2023 05-19
企业数字化转型需要咨询公司吗?
企业数字化转型建设是一个坎坷的过程,总结几个关键词就是:明需求、达共识、借外力、强技术、融业务、建团队、重运营。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400-660-1258